【垂涎三尺成语解释】“垂涎三尺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非常贪心、渴望得到某样东西,甚至到了极度渴望的地步。这个成语形象生动,让人一目了然地感受到说话者的强烈欲望。
成语解析
- 出处:该成语最早出自《晋书·王衍传》,原意是形容人因贪图利益而口水流得很长,后来演变为形容人对某物极度渴望。
- 字面意思:“垂涎”指的是口水流下来,“三尺”则是夸张的说法,表示口水流得非常远。
- 引申义:比喻人对某物极为渴望,甚至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。
成语用法
- 结构:主谓结构
- 感情色彩:贬义词
- 使用场合:多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贪婪的行为,也可用于幽默表达对某物的强烈兴趣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垂涎三尺 |
拼音 | chuí xián sān chǐ |
出处 | 《晋书·王衍传》 |
字面意思 | 口水流得有三尺长,形容极度渴望 |
引申义 | 形容人贪心、极度想要某物 |
用法 | 多用于贬义,也可用于幽默表达 |
情感色彩 | 贬义 |
近义词 | 贪得无厌、欲壑难填 |
反义词 | 安分守己、知足常乐 |
在日常生活中,“垂涎三尺”虽然听起来有些夸张,但有时也用来调侃自己或他人对美食、名利等事物的强烈向往。不过,使用时需注意语境,避免误解为对他人行为的恶意指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