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古诗十五夜望月的意思】《十五夜望月》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,全诗为:
> 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?
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月色和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。全诗语言简洁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团聚的渴望和对离别之苦的感慨。
一、诗歌
《十五夜望月》以中秋之夜为背景,通过描写月亮的明亮与人们的共同仰望,引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。诗中“秋思”指的是秋天的思绪,也包含了对故乡、亲人的怀念之情。最后一句“不知秋思落谁家”以问句结尾,既表达了诗人无法确定思念的对象,也暗示了天下所有游子在中秋夜共有的情感。
二、诗歌解析表格
诗句 | 字面意思 | 深层含义 | 表达情感 |
今夜月明人尽望 | 今晚月亮明亮,所有人都在仰望 | 描写中秋之夜的景象,众人共赏明月 | 热闹、团圆的氛围 |
不知秋思落谁家 | 不知道这浓浓的秋思落在谁家 | 诗人感叹自己无法确定思念的对象,也暗示他人同样有思乡之情 | 孤独、思念、惆怅 |
三、创作背景简述
王建生活在唐代中后期,当时社会动荡,战乱频繁,许多文人墨客漂泊在外,思乡之情尤为强烈。《十五夜望月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写成,反映了当时人们普遍的情感状态,也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。
四、艺术特色
1. 意境深远: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,营造出浓厚的思乡之情。
2. 语言简练:全诗仅四句,但意蕴丰富,耐人寻味。
3. 情感真挚: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大众情感相结合,引起共鸣。
五、结语
《十五夜望月》虽篇幅短小,却情感深沉,语言凝练,是唐代中秋题材诗歌中的佳作。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切思念,也折射出古代文人对家国情怀的执着追求。至今仍被广泛传诵,成为中秋佳节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之一。